近日,信通中国受邀出席“清华五道口金融家大讲堂:中国资产证券化论坛”,与中央汇金副董事长李剑阁、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等数十位来自学术界的学者和业界的资深从业者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对资产证券化进行了深度探讨。作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领先企业,信通中国在经历5年快速成长与沉淀之后,正努力朝着多元化金融平台方向转型,关于中国资产证券化的思考,是一次创新的尝试,也是打造“金融信通”的必要准备。
在中国可证券化的90万亿资产中,到目前为止仅有不到5000亿资产证券化产品。尽管当前资产证券化的体量还很小,产品相对单调,二级市场还不够完善,但政府和业界都意识到资产证券化是金融市场的必要组成部分,在实体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对于不同风险偏好的机构投资者来说,资产证券化产品可能是下一个重要的投资方向,越来越受大家认可的网贷平台是否能够参与到这场盛宴中来分一杯羹呢?事实上,华尔街已经开始考虑把资产证券化引入P2P行业,他们从平台那里购买了借款,通过他们最擅长的证券化机器,分拆打包卖给机构投资者。去年11月,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就联合承销了3.03亿美元通过一家名叫社交金融(SocialFinance)的网贷平台销售出去的学生贷款。虽然这个数额很小,但是代表的方向却很明确。不仅如此,很多投资者也向华尔街投行表达了希望他们发行P2P金融衍生品的愿望,他们普遍认为网贷这种高票息的投资产品在短期内是可以产生不错回报,希望投行能够开发出一种产品来跟踪网贷行业的发展趋势,为投资者提供便利。
相对于其他证券化业务中介机构,网贷平台直接面向大众,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节约了综合成本的同时也使得投资者操作更加灵活便捷,那么华尔街的“尝鲜”在我国是否同样适用呢?其实,在国内做证券化,整个感觉确实跟美国相差很大,不管是现下时代的巨大变迁,还是监管体制、法律合规体制,以及买方客户的实际情况等等,可比性很弱,尤其是网贷资产证券化方面。即使是先进如华尔街,在这方面也不一定有什么真正完善的系统和数据分析,对于我们来说,更是不能等,没有现成的成功经验可以学习,这是我们当下发展的很大困难,但换个角度来思考,这或许也是我们在新的领域取得成绩的突破口,因为金融创新本身就没有必要墨守成规。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特邀顾问、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在论坛上给出了一个数据:美国证券化市场曾占到35%,金融危机之后现在降到了24%,依然是占比将近1/5、1/4,可是中国可能连1%都不到。从这个角度来说,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前途远大。
从融资方面来讲,中国只有百分之十几的覆盖率,在美国是80%,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证券化程度,整个社会程度非常高,从定价来讲,中国小贷公司一般是4倍乘上基准利率,再加上一些担保费,总的融资成本非常高,这样会严重阻碍了实体经济发展,不管说从哪个层面来说,资产证券化市场都给新兴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战场。
互联网金融和资产证券化有效结合,衍生出各类包括结构融资和证券化产品,对于中国的金融体系、金融市场的发展,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信通中国致力于打造多元化金融平台的,扩充公司在金融领域的多元交易和盈利平台。在转型、寻求更大突破和发展的过程中,不管是资产证券化市场还是其他,信通中国都在不断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