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9日晚,“篴韵华风”中国人民大学笛箫艺术社2014年秋季演奏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如论讲堂举行。该场音乐会由中国人民大学笛箫艺术社主办、中国音乐学院及福建李焕之研究会指导,邀请到了著名笛箫演奏家陈悦、青年钢琴家马克参与演出,并得到北京闽南文化创意产业商会、泉州富邦食品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教育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社长李维福,中国青少年网络春晚组委会副秘书长李竞生,中国青少年网络春晚摄制组副主任曹莹,中国音协流行音乐学会理事孟文豪,中国音协《词刊》编委、福建李焕之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魏德泮,以及北京闽南文化创意产业商会战略顾问林艺,名誉会长何明涯,副会长张吕清、张伟建,秘书长洪振挺,执行秘书长赖恩毅等众多领导出席。

人大学生演奏《飞旋的艾特莱斯》 图/青人摄影
音乐会以富有异域风情的小合奏《飞旋的艾特莱斯》开场,在独特的维吾尔族旋律之后,全国校园歌曲征集演唱评选活动组委会秘书长、教育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社长李维福先生上台发表致辞。李维福先生首先肯定了中国人民大学笛箫艺术社的同学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更是对同学们举办旨在彰显民族音乐魅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公益音乐会表示高度赞扬。同时,李维福先生也对中国音乐学院、福建李焕之研究会、北京闽南文化创意产业商会等单位支持学生公益活动的行为表示感谢,并鼓励更多的社会各界人士支持、参与优秀的学生公益活动。

李维福先生为音乐会致辞 图/青人摄影
在主持人郑凡羽的报幕声中,音乐会的精彩节目逐一呈现。由张英修带来的《西湖春晓》用灵动活泼的旋律描绘了西湖春意盎然、百鸟争鸣的生动景象;张斌独奏的《帕米尔的春天》则在塔吉克族典型的7/8拍节奏中展现了帕米尔高原的壮丽风光和塔吉克人民的热情奔放;由清华大学笛子协会的同学们献上的《诙谐的影子》则充满多变的半音和特有的小二度颤音,滑稽可爱的旋律让诙谐乐观的神态栩栩如生;赵美晗演奏的《秦川情》结合豪迈奔放的秦腔和秦腔里哀婉的“苦音”,用强大的感染力展现了八百里秦川人民的人文风貌;北京林业大学的同学带来的重奏《扬鞭催马运粮忙》以生动朴实的音乐语言记录了农民丰收的喜悦和对祖国的热爱;由穆峒彤等同学带来的小合奏《姑苏行》,则让观众在宁静的引子、抒情的行板和热情的小快板中领略了姑苏城的秀丽风光。动人的旋律和同学们精彩的演出,赢得观众们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

人大学生合奏《姑苏行》 图/青人摄影
随后,主持人邀请领导们上台,为福建李焕之研究会、北京闽南文化创意产业商会、泉州富邦食品有限公司、北京德化企业商会、闽台新世界文化传播发展有限公司、商虎科技(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兴丽缘印刷有限公司等单位颁赠“国乐雅士”锦旗,以感谢这些单位对民族音乐文化和学生公益活动的支持。在金门出席“翰墨丹青.两岸三地书画联展”暨闽创会金门事业部成立仪式的北京闽南文化创意产业商会执行会长李明灿从远方为音乐会的同学们及出席的嘉宾带来问候,并由商会秘书长洪振挺代为转达。李明灿表示,北京闽创会将继续支持大学生公益活动。洪振挺也在致辞中对支持本次音乐会的中国音乐学院、福建李焕之研究会等单位致以谢意。

嘉宾为本场音乐会的支持单位代表颁授锦旗 图/青人摄影
之后,中国人民大学笛箫艺术社社长周也上台对当晚所有到场的嘉宾和观众表示感谢,并带领社员们报以一曲激情澎湃的合奏《沧海一声笑》,将音乐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同时,著名青年笛箫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陈悦携青年钢琴演奏家马克率学生倾情演出,为观众们献上《塞上风情》、《二凡》、《大青山下》、《绿洲》、《愁空山》、《Our Hope is Blue and Green》等经典曲目,精湛的技艺博得观众的阵阵喝彩。最后,全体演出人员以大合奏《喜相逢》,让音乐会在欢快活泼的旋律中落下帷幕。

演出人员合奏《喜相逢》 图/青人摄影
民族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文化形式的综合,它体现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文化、民俗、语言、美学观点,同时也寄托了一种文化的情思。作为我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民族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以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自2000年创办至今的中国人民大学笛箫艺术社,以对传统民族乐器尤其是笛、箫、葫芦丝的爱好者进行公益教学为宗旨,多年来斩获众多殊荣,并多次举办音乐会,以更好地传播中国的笛箫文化。社长周也表示,这次音乐会的顺利举行让笛箫文化更加地深入人心,今后笛箫社将进一步为弘扬传统民族音乐而努力。魏德泮表示,高校学子们有着出色的创意和丰富的激情,但往往缺乏足够的资源,社会应该让青年学生们在更大更好的舞台上实现价值、奉献社会。北京闽南文化创意产业商会执行秘书长赖恩毅表示,商会历来对社会公益尤其是学生公益有着高度的支持热情,希望社会各界人士都积极参与到支持学生公益活动的队伍中,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发展与成长。

嘉宾与演职人员合影留念 图/青人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