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行千里 桩承万斤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1722109011团支部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8月3日,王文博、陈冬炎两位同学在实践小队中分享了他们实践感想,两位同学当天的实习内容是对混凝土桩的认识学习。
桩基础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一种常用的基础形式。 当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变形和强度要求时,可以利用下部坚硬土层或岩层作为基础的持力层而设计成深基础,其中较为常用的为桩基础。桩基础作为一种深基础,具有承载力高、稳定性好、沉降量小而均匀沉降稳定快、良好的抗震性能等特性, 因此在各类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建造在软弱地基上的各类建(构)筑物。
混凝土桩是用混凝土与钢筋或钢丝制成的桩。具有节约木材和钢材、经久耐用、造价低廉等优点。其方法是先将预制混凝土桩尖放置在桩位上,然后将钢管套在桩尖上,沉管成孔,浇灌混凝土,拔管振捣(靠混凝土自重冲开桩尖)成桩。
最后,王文博同学感叹道:“人有足得以行至千里,而桩的作用则是承载起整栋建筑物,可见其不可代替的重要性,它具有稳定性好、承载力高、沉降量小而均匀、良好的抗震性能、沉降稳定快等优点。但同时,建筑工地上存在着过多的劳动力,过于繁重的劳动内容以及太多的安全隐患,作为有新时代担当的土木学子,我们要着眼未来,将书本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推广更为节省劳动力更安全的构建途径。”
金海晖 18761079609
吴卓君审核
8月4日